你好,2021!銘記,2020難忘瞬間!
□記者 王衛
變遷的世界里,每一個瞬間都稍縱即逝。
好在,影像世界的存在,我們可以將它們定格在照片里,直至永恒。時間的腳步跨進2021,但過去的2020年注定難忘。
2020,走過山山水水,看過日出日落,我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留下身邊那些難忘的瞬間,譬如:
無數共產黨人,把初心和使命鐫刻在涼山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將汗水與熱淚、拼搏與奮斗,傾注在這片土地上,眾志成城,百折不回,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終于,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迎來千年夢圓的美好時刻;
還有,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打亂城市秩序、打破生活節奏時,那些穿云破霧而來的白衣天使,那些奮戰在一線或默默貢獻力量的人們,以及宅在家里自娛自樂不給世界添亂的我們;
當然,還有在我們生活的這座美麗城市——西昌,讓我們為之快樂與欣喜的、為之感動與震撼的一個個難忘瞬間。
這一個個瞬間,為我們走過的歷史,留下了生動而真實的證明。當我們再一次與那一時一刻相遇時,潛藏流動于空氣中的時代氣息與難以形容的情緒,或許將會成為我們通向未來的線索。
2020年3月1日至5日,西昌市勝利東路煤療小區的離退休老同志積極為疫區捐款。小區設立了專門的捐款辦公地點,離退休老同志紛紛前來捐款,向新冠肺炎疫區獻出了礦山人的一片赤熱愛心。蔣元順 攝
2020年已經過去,在這極為特殊的一年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人們為抗疫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留下的回憶有令人難過的,有讓人感動的,也有讓人熱血沸騰的。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涼山這片溫暖土地上,也有平凡的個體所創造的不平凡,有共抗疫情的澎湃力量奔涌而起。
疫情襲來,發熱門診是危險最前沿的一道承壓閘,醫生全副武裝地守候在診室,為發熱患者檢查診斷;守好了車站、高速路口等卡點,就是守住了城市的大門,警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手持測溫儀,對往來的車輛司機和乘客進行體溫檢測、排查登記;各個居民點人口密集、流動性大,社區工作人員登門入戶開展抽絲剝繭式的流行病學調查,透過紛繁復雜的線索查明傳染源,找出密切接觸者,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來自各個戰線的工作者24小時駐守,為留觀人員做好健康管理、心理疏導、生活服務,筑起一道阻擋病毒的安全防線。
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只要有需要,他們隨時在多重角色下切換,呵護一個又一個生命轉危為安。不為報酬、不計生死,與家人遙遙相隔,他們抹一把眼淚,又放下擔憂與思念,信心百倍地沖上一線。
疫情之下,生活沒有停止。在涼山這片我們共同生活的土地上,有著不同的姿態和表情。
年初,疫情最嚴峻之時,商場安靜了下來,進出的人寥寥無幾,然而堅守在柜臺前的導購員依然用真誠的微笑、優質的服務接待著每一位顧客;開學時間繼續推遲,中小學、高校紛紛開展網上教學,學生通過電視、網絡“進入”課堂,就像線下從打開的教室門踏進教室一樣,聆聽課程、與老師互動,和知識“無縫銜接”;不出門或少出門成為了大多數家庭自覺自愿的選擇;西昌市政府制定出臺了《西昌市農產品保供十條措施》,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豬肉、蔬菜等重要農產品供應不斷檔、不脫銷、可持續;涼山州國興公司及其下屬的國投物業公司、國豐商貿公司等國有企業為出行困難的群眾送去了方便和實惠,打開家門、走下樓就能買到品種齊全的新鮮蔬菜……
在涼山人的齊心協力、團結奮斗下,涼山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復工復產模式”有序開啟。烈日下,公路建設如火如荼,建設者們堅守一線工地,在繁忙的施工作業中,用辛勤的勞動迎接春天;風電葉片車間里,工人們在生產線上各司其職,每一道工序都細之又細、嚴之又嚴,確保安全與進度;汽車修理廠中,修理師傅們給一臺臺車輛做維修、保養,打開引擎蓋、檢查發動機、查看機油、給水箱加水、測量輪胎胎壓等動作做得“行云流水”;銀行清分中心內,工作人員們對回籠現金進行整點、清分、消毒等處理,確保公眾用上“放心錢”“干凈錢”;邛海濕地邊,園林工人們日復一日地精心呵護花叢中的每一株花朵,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陽光下的五彩斑斕……
回顧2020年,“抗擊疫情”四個字在生活的每一個刻度上浮現。而涼山,因為有一批又一批勇敢的人挺身“逆行”,才呈現出了一派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的模樣。
2020年4月15日,冕寧縣城廂小學學生有序進校進行體溫檢測。劉遠麗 攝
2020年2月9日下午,涼山首例新冠肺炎治愈者陳某在鹽源縣人民醫院出院。本報資料
2020年1月31日,西昌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務人員在南山尚景酒店集中隔離點開展一線防控工作。西昌市宣傳部提供
2020年1月13日,西昌市建昌路口,交警戴口罩指揮交通。范艷民 攝
2020年2月18日,西昌市劉女士和兒女因新冠疫情宅在家中,21天后做起套圈游戲。鄒森 攝
2020年1月13日,西昌市一家農貿市場內,買賣蔬菜的人都帶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防疫生活兩不誤。堯雄偉 攝
隨著新冠疫情得到緩解,西昌市北環線高速路建設項目有序復工。圖為2020年3月23日橋墩吊裝工地現場。呂延均 攝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發,口罩吃緊,西昌市城管志愿者組建“口罩加工廠”,生產自制口罩、自給自足、自我保障,為一線防疫隊員提供“愛心口罩”。圖為2月14日,志愿者用縫紉機自制口罩。王哲 攝
2020年2月24日龍抬頭,春光明媚,晨光熹微,邛瀘景區第一天實行有規有序對外開放。夢里水鄉濕地公園郁金香綻放,伴著春日的第一縷陽光,疫情下,人們戴著口罩堅持晨跑。甘立霞 攝
2020年2月5日,滿載愛心蔬菜等物資的大卡車,帶著全州人民的淳樸之情,從西昌出發,往返近3000公里,星夜兼程,前往湖北,為湖北人民抗疫提供供營養與動力。記者 買銳 攝
2020年1月13日,“西昌格格”在西昌市東城街道春城社區,對社區居民進行新冠病毒防控宣傳。 楊黎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