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向南,安寧河流經涼山州冕寧、西昌、德昌,這里也是涼山州自然條件最好、經濟發展最好的區域。未來,這里更是被涼山寄予厚望。
不久前,涼山州委八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涼山州委關于制定涼山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標志著涼山將全面推動安寧河谷引領發展、高質量發展,建成涼山最具活力的經濟高地。
依托資源稟賦 發展特色產業
德昌地處低緯度高原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擁有充足的日照、優質的水源和土壤,非常利于冬草莓種植。
看準這一資源優勢后,黃紹祿去年投入了100余萬元,在德昌縣德州街道辦紅廟村六組通過土地流轉,將村里100多畝的荒山荒坡全部改造成了標準農田。
在改造了荒山荒坡,改良了土壤結構后,黃紹祿找到了深諳草莓種植之道的德昌縣杏香草莓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志順合作。陳志順早年曾種植過8年的草莓,后又成立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了草莓產業。
“荒山荒坡改出來的農田土薄地瘦,在種植草莓前,我們選用了牛糞、羊糞來作為肥料‘打底’,每畝地投入了3噸左右的牛羊糞。”
因為選擇了非常適宜德昌種植的“沙地巧克力”草莓,在種植過程中沒有添加膨大劑,堅持使用羊糞等生態方式澆灌,并采用人工除草、物理防治害蟲等方法,黃紹祿和陳志順在農場內種植出來的草莓果然品質上乘,深受消費者喜愛。
“我們的市場價格一直保持在比較理想的價位,每天10來個人采摘500多公斤草莓還有點供不應求。”黃紹祿預計,農場內種植的30畝草莓將收入150萬元左右。
“農場在規劃中還融入了旅游元素,劃分出了鮮果采摘、休閑娛樂等區域。”黃紹祿說,未來,他還將不斷完善農場內的基礎設施,讓更多的游客走進農場,體驗鄉村采摘樂趣。
不僅在德昌,安寧河流經涼山的冕寧、西昌、德昌,自然條件優越、資源稟賦獨特、產業特色鮮明,蘊含著四川“第二糧倉”,流域內的會理、會東、寧南等縣,也是涼山州重要的農業、經濟發展大縣。
安寧河流域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共存,民族文化特色鮮明,紅色文化基因濃厚,具備文旅融合發展得天獨厚的條件。
從德昌安寧河往北百余公里,便是安寧河的源頭冕寧縣。
近年來,冕寧縣緊緊圍繞打造“攀西第一城、涼山會客廳”定位,緊盯建設“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示范區”和“安寧河谷地區高質量發展樣板縣”兩個目標,全力做好“精品旅游、現代農業、康養度假、稀土開發”四篇文章。
以“康養度假”為例,冕寧氣候宜人,空氣質量優良,具有發展康養度假黃金產業的獨特優勢。該縣以紅軍文化廣場為原點,以安寧河為主軸,東岸建設康養小鎮,西岸做優紅色文化體驗地,聯片打造康養度假區、國家生態田園示范區和安寧河農文旅生態走廊示范段。
搶抓戰略機遇 推進綜合開發
“今后五年,是涼山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轉型跨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涼山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期。”涼山州委相關負責人說,國家明確脫貧后“四個不摘”,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幫扶縣,省委支持涼山創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區,為涼山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乘勢而進轉型發展帶來新一輪政策機遇。
今后五年,涼山將以加快推進安寧河谷綜合開發、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區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一通道四基地一屏障”。對此,安寧河谷流域縣市負責人信心滿滿,紛紛建言獻策,“建議盡快推進西昌至寧南高速公路開工,打通涼山發展的南向通道。”寧南縣委書記管昭說。“冕寧是安寧河的源頭縣,理應在發展上多做貢獻。”冕寧縣委書記謝洋波說,該縣“將以高于全省、全州的目標來自我加壓,一方面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大面積返貧,一方面大力推進以產業振興為龍頭的鄉村振興。”
會東縣委書記環江紅則認為,該縣應發揮比較優勢,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昆明經濟圈建設,主動承接成渝地區產業轉移。德昌縣委書記瓦西亞夫則介紹,未來幾年,德昌一產將重點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第二產業是主抓工業經濟,第三產業將重點放在康養旅游的打造、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等方面,吸引更多外來客商、游客到德昌。
在加快推進安寧河谷綜合開發方面,涼山州將推動安寧河谷引領發展、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釩鈦產業基地、稀土研發制造基地、有色產業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區、清潔能源產業基地、陽光休閑康養旅游目的地,建成涼山最具活力的經濟高地。
冕寧是全國第二大、四川第一大輕稀土資源基地,占四川探明稀土礦物90%左右。謝洋波說,冕寧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科學高效開發資源,堅持延鏈與補鏈并舉、補齊精深加工短板,堅持服務與配套疊加、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全力抓好四川冕寧稀土經濟開發區建設,做大做強做優稀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