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深入推進的階段,美姑縣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近年來,美姑縣在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的引領和省州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按照實際情況“問診把脈、對癥下藥”,把美姑山羊產業作為培植優勢產業、實現畜牧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突破口,以及發展農村經濟讓美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第一產業抓牢抓實抓出成效。
美姑縣通過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施策、整合各類產業發展資金購買基礎母羊,對全縣292個貧困村的貧困農戶進行全覆蓋,全力做好“羊”文章,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跑出脫貧攻堅“羊速度”。
養殖山羊致富。
培育“羊”品牌
打造脫貧攻堅“明星羊”
美姑山羊是二十世紀90年代在美姑縣境內發掘出來的一個優良地方山羊品種,具有繁殖力強、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好、適應范圍廣、耐粗飼養、抗病能力強、適宜圈養等特點。母羊年產兩胎,大多數一胎產2至3羔,養殖效益最好的飼養1只母羊一年收入可達1萬元,效益十分明顯。
美姑山羊由于其優良的品質和繁殖快等特點成為了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等媒體頻道里的“明星羊”。
美姑縣重點把美姑山羊原產地的巴普鎮、巴古鄉、牛牛壩鄉、九口鄉、洛俄依甘鄉、拉木阿覺鄉六個鄉鎮劃定為保護區。通過幾代人不斷選育培養,2009年,美姑山羊被列入國家農業部公告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201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2013年取得美姑山羊種羊生產經營許可證,2014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四川省首個國家地理標志的畜產品。
為確保美姑山羊品質,目前,全縣建立種公羊培育點9個,集中培育產羔3只以上體形體貌符合美姑山羊的后代公羊,由美姑縣農牧局按基礎母羊的比例,適時調配到各鄉鎮,確保種群優質且永續發展。
近年來,美姑山羊和中國雅各集團達成了初步投資合作框架協議,中國雅各集團將在未來幾年投資2.2億元,擴大美姑多胎山羊養殖規模,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做好“羊”文章
跑出脫貧攻堅“羊速度”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強力推進,作為主要產業之一的美姑山羊給百姓帶來了切切實實的效益。
在廣闊的美姑大地,到處都是美姑山羊養殖帶來的變化。
2015年以來,美姑縣拉木阿覺鄉以600余萬元扶貧項目資金,規模性投放9個村基礎母羊和種公羊7000余只,加上老百姓原來自有的美姑山羊,全鄉現存欄美姑山羊15000余只,2020年出欄數突破20000只,銷售收入可達1600萬。
羅布采嘎村書記石一石者驕傲地說:“羅布采嘎村是拉木阿覺鄉美姑山羊養殖產業發展最好的村,2015年11月羅布采嘎村最先啟動‘借羊還羊’的產業發展模式,當時投放了909只基礎母羊,現在已經發展壯大為2000只羊群,每年能為村民創造100萬元以上的銷售收入。”
走進農作鄉,來到吉木木牛家的圈舍,吉木木牛臉上洋溢著笑容,正在為即將歸來的美姑山羊準備飼料。“家里現在有30多只山羊,去年賣了20多只,單養羊這項每年純收入都有5、6萬塊錢,比在外面打工的親戚收入還要高一些,孩子們都在村小讀書,遠處那個新房就是我家的,村里像我一樣養殖美姑山羊的有十幾戶,多虧了黨的政策好啊,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吉木木牛激動地說道。
在采訪中,拉馬阿覺鄉羅布采嘎村的養殖戶吉克石里十分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全村家家戶戶都在養殖美姑山羊。少則7、8只,多則上百只,全村人均總收入達到6500元,大家現在日子越來越紅火,村里不少小伙子因為養羊子,都開上了小轎車了!”
像村吉克石里這樣的養殖戶,美姑現在有養殖戶2萬多戶,養殖基地有55個以上,并且數量還在上升。
給羊作標記。
擴大“羊”規模
走出脫貧攻堅“羊路子”
為了擴大養殖規模,在美姑山羊產業扶貧中,美姑縣通過獨具特色的“借羊還羊”模式,切實為當地貧困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好日子。
“借羊還羊”的模式,是整合各類產業發展資金購買基礎母羊,投放給有飼養條件的貧困農戶,縣、鄉、村、組、戶層層簽定“借羊還羊”協議書,并納入目標考核。投放的母羊飼養1年后,按照“1:1”的比例,償還40斤以上的后代母羊給縣產業辦,由產業辦再借羊給其他貧困戶,形成雪球式滾動發展,整村推進,覆蓋所有貧困戶,趟出了“羊路子”,帶領全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為了保證養殖的存活率和質量,美姑縣通過特色產業培訓項目,召集鄉村兩級畜牧獸醫員、規模養殖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致富帶頭人,多次舉辦養殖技術、動物疫病防控等學習班。
此外,美姑在全縣范圍內大力推廣“產業辦+合作社+農戶”的美姑山羊發展模式,鼓勵、動員美姑山羊專合社、美姑山羊養殖示范戶、美姑山羊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等從傳統養殖向標準化養殖的轉型。該縣還充分利用冬閑地種植光葉紫花苕等優質牧草,以草定畜,飼養1只母羊至少種植1畝牧草,直接從農戶地里解決山羊的冬、春飼草來源問題,節約養殖投入成本,讓養殖戶投入較少的資金,獲得最大的收益。
目前,美姑縣共培育年飼養美姑山羊70只以上的適度規模養殖戶105戶,其中100只以上的適度規模養殖戶23戶。培育養殖專業合作社70個和45個養殖家庭農場,帶動和輻射全縣2萬多基礎養殖戶增產增收,戶均增收960元。其中貧困戶8615戶,戶均增收3200元以上。
全縣山羊存欄量近20萬只,預計3年內有望翻番,達到40萬只。以目前市場價一只1700元計算,未來美姑縣山羊收入將達到6.8億。
防好“羊”疫病
確保脫貧攻堅“見羊效”
強化疫病防治,是飼養美姑山羊的關鍵。
為此,美姑縣各鄉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由鄉鎮組織村組干部依法對口蹄等疫病實行強制防治,并指導養羊戶定期驅蟲、圈舍消毒,通過精心開展疫病防治,降低死亡率,促農脫貧增收。
為加強獸醫隊伍建設,美姑縣特地新招錄48名鄉級畜牧獸醫員,并給每個村配備1名獸防員和1臺冷藏疫苗的冰柜。該縣還健全了免疫檔案,全面推廣美姑山羊地方畜產品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據了解,僅2014—2018年,美姑縣共完成135個貧困村”退出“,11409戶54461名貧困人口摘掉了“窮帽”,貧困發生率從38.1%降至17.65%,美姑山羊功不可沒。
2019年春節前夕,美姑山羊以“以購代捐”的幫扶方式從大涼山腹地遠赴廣東佛山,贏得一片贊譽,一度供不應求。
樂山—西昌高速2022年通車后,成都經馬邊到美姑僅需3小時,同時,美姑將打通到峨邊的隧道,使大涼山腹心地區切實融入成樂經濟圈。屆時,美姑山羊將會迎來更廣闊的市場。
據悉,下一步美姑縣計劃打好“羊”品牌,力求通過這只“美羊羊”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兩年內擴大省、州、縣級產業園區、產業基地,建立更加規范科學美姑山羊原種場,并采用“原種場+規模種羊生產戶”的形式,培育管理規范的美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規劃養殖戶+養殖戶”的美姑山羊生產基地,帶動產業發展;建立設施齊全,管理規范的交易市場;采用招商引資的方式,建立畜產品精深加工廠,提高畜產業加工附加值,帶動美姑山羊為主的養殖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強種草、農副秸稈利用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多渠道拓寬“羊”路子,帶動美姑經濟發展的同時,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