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農民慶豐收、傳承非遺記鄉愁、激發內力奔小康”樸實而簡約的主題流露出,這是一個歡慶豐收的節日,一個展示鄉土文化的平臺,一個凝心聚力再發展的動員。
普雄,彝語叫“坡火拉達”,是涼山境內彝族文化和彝族民俗活動保留最完整的彝族聚居區,是彝族“嘗新米節”的發源地,歷史悠久、故事勝多、佳話不絕。
2016年,越西縣普雄鎮首次嘗試舉辦彝族“嘗新米節”。如今,普雄彝族“嘗新米節”成功入圍全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旅游項目,“普雄大米”還登上央視《我品我秀》節目。連續四屆節慶的成功舉辦,讓“普雄大米”聲名鵲起。今年,普雄優質生態大米價格從2016年2.5元/斤漲到3.8元/斤,新米更是從3元/斤飆升至今年15元/斤。“今年全鎮水稻種植面積大概在10800畝,預計實現畝產值2300多元。”越西縣普雄鎮黨委書記吉瓦什坡說,“嘗新米節”的舉辦不僅推動普雄全域鄉村文化旅游發展,也逐步讓區域內農特產品走出“深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