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綠色農業回鄉創業
在家做了十多年全職太太的馬曉燕,多次萌發外出創業的想法,便報讀了西南財經大學的MBA班,并順利結業。2014年,在代理銷售某有機肥料的過程中,與綠色農業結緣。2015年,一場車禍讓她下定決心返鄉創業,圓綠色農業開發的夢想。
2016年3月,她杵著拐杖,到工商部門注冊登記了甘洛云浩豐登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2017年4月,她引進彩色馬鈴薯新品種,在甘洛縣吉米鎮的色達和嘎洛兩個村,帶領96戶農民試種了100畝彩色馬鈴薯。4個月后,彩薯成功收獲,每戶種植戶增收1500至3000元。
為了使農民的收入大幅提高,馬曉燕奔波于全國各大城市,往返于城市和農村之間,尋找馬鈴薯的發展之路。2018年5月,她成功簽訂了2萬噸馬鈴薯的種植合同。9月份和12月份,在甘洛縣的4個鄉鎮,種植5000畝的秋冬馬鈴薯。由此,她心目中的規模化種植也正式拉開了序幕。她說,秋冬馬鈴薯項目的順利實施,帶動了6000戶(25000余人)左右的農民,戶均實現2000元以上的增收。
把散漫的思想動員起來、把閑散的勞動力集中起來、把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馬曉燕成功將項目區“轉閑為忙”,通過她的激發調動,貧困群眾不再是“冬曬太陽夏乘涼”。
接軌脫貧攻堅巾幗行動
2017年7月,馬曉燕正式與脫貧攻堅接軌,在與阿嘎鄉黨委政府無縫對接后,公司承擔起“阿嘎鄉千畝果蔬融合發展園區”建設任務,園區核心區四趕千村、茍爾莫村、乃巫村,輻射帶動全鄉剩余6個村。經政府搭臺,2018年3月,馬曉燕與綿竹一家專合社合作,與北京市場客商簽訂了特色農產品供銷協議,基地生產的優質農產品直接進入北京高端市場。其中,豌豆尖“嘎尖”最受青睞,享譽全京。一年下來,種植戶每戶增收2500元至4000元,群眾十分滿意。
2018年,馬曉燕對阿嘎鄉綠色蔬菜基地的規劃基本完成:建成首批大棚20畝;完成800畝中藥材車前子、300畝的蘭州百合和500畝娃娃菜種植和銷售……
2019年,馬曉燕帶領廣大農村婦女,完成650畝豌豆尖、200畝彩薯、白菜50畝、紅油菜50畝等種植任務;截止本月,完成20畝大棚第三茬種植任務。優質蔬菜不僅銷往北京,還拓寬了市場,進駐到各地“盒馬生鮮”實體店和電商平臺。至9月20日,公司今年已實現經濟收入約300萬元,發放勞務工資80余萬元(11月8日集中兌現)、土地租賃費94萬元、全鄉9個村村集體經濟共分紅11萬元。
她采取品質化、循環化、錯季化種植,堅持以“銷定產”的思路,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保險”的模式,多向發展、多點開花。按照她的描述,每畝地每年種植二至三茬作物,每畝地的收益達到8000至10000元,與原來農民傳統種植相比,足足提高了8至10倍。
“今年由于大地種植區實施土地整理等基建,生產沒有全面鋪開,明年園區正常生產,預計蔬菜、果樹(部分掛果有效益)及林下養殖總收入可以達到2000萬元左右。”馬曉燕十分看好園區發展。
由于工作成績顯著,馬曉燕在2017年被甘洛縣科協授予“科技致富帶頭人”稱號;2018年被甘洛縣婦聯授予“巾幗脫貧致富帶頭人”和“三八紅旗手” 稱號;2018年被甘洛縣科協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榮獲2018年涼山州脫貧攻堅奉獻獎;2019年被涼山州婦聯授予“巾幗脫貧致富帶頭人”和“三八紅旗手” 稱號,種植基地被縣婦聯授牌“巾幗脫貧示范基地”。
關愛留守婦女做貼心人
甘洛縣的東南部是“一步跨千年”的地區,受傳統文化影響,該地區婦女地位不高、思想保守,大多數婦女不懂衛生健康、家居生活。而受傳統觀念(男人不種菜)的影響,在公司務工的人員中,99%的是當地留守婦女。
為提高農村婦女的自立能力和家庭、社會地位,弘揚勤勞致富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用工過程中,馬曉燕除了手把手傳授婦女同胞各種農作物的種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裝等業務技能,還利用擇優后的蔬菜教她們烹飪技術,提高生活水平。同時,她還普及婦女衛生健康、常見病痛、醫療保險等,引導廣大婦女重拾自信、向好生活。
2018年7月10日,公司大張旗鼓開展勞務工資兌現暨表彰大會,組織受表彰婦女戴上大紅花在集市上“敲鑼打鼓”廣為宣傳。
2019年3月8日,74歲的老阿媽瓦爾子史莫找到馬曉燕,講述了自己的家境,請求到“基地”里打工,只想掙“一包鹽巴錢”。考慮到“瓦爾阿喔”(瓦爾奶奶)兒子失聰、兒媳失明等實際困難,馬曉燕應下了她的請求,特聘她為長期務工人員。那一天,正是州、縣婦聯為她頒獎的日子,可她缺席了在縣城舉行的頒獎儀式。
9月20日,記者在“大地蔬菜”種植區遇見了瓦爾子史莫,她開心地告訴我們,到現在差不多掙到了“哧瓦瓦”(一萬元)。在第一期大棚黃圓椒種植區,馬曉燕正和幾名婦女在采摘,期間不乏歡聲笑語。她說:“我要讓她們開心工作、快樂生活。”
據介紹,目前,公司用工每天有36人,高峰期每天能達到168人,一年的勞務工資開銷在15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像瓦爾子史莫一樣不到8個月就能掙上萬元的留守婦女不在少數。
為了普及衛生健康、保險等知識,2018年,馬曉燕還以公司的名義,為阿嘎鄉的100名婦女無償購買婦女“兩癌”保險;2019年為阿嘎鄉全鄉農戶購買價值1.9萬元的農作物保險。
“大多數留守婦女都很勤勞樸實,在大家的幫助和帶動下,她們的觀念在轉變、生活在進步。下一步,我們準備組織‘精英婦女隊’外出考察學習,讓大山里的婦女同胞們到外面看看精彩的世界,讓她們知道,生活還能多姿多彩!”馬曉燕關愛留守婦女還有更新、更好、更遠的想法。
(宋恩)